日本人看創意思考
「右手拿刀子」「左手拿叉子」:人才配對還是不簡單!
圖片由來:Wikipedia
我剛大學畢業,剛進社會的時候,在工作上一直沒機會用好不容易學會的中文,並且那時候的我還不了解很多事情,因此我針對工作內容一直埋怨。
「接近刀子形狀的石頭」或「接近叉子形狀的樹枝」
這樣繼續下去一段時間,有一位部長帶著開玩笑的口氣與我說:
我也希望用餐的時候「右手拿刀子」「左手拿叉子」。不過如果我們在無人島,無法找到這種便利工具的話怎麼辦?
我們只能儘量找「接近刀子形狀的石頭」或「接近叉子形狀的樹枝」用餐吧。上司與下屬的關係是從上司來看大約如此。
後來才知道這句話之真意
當時的我太年輕,無法了解他說這句話的用意在何處。不過後來才發現這句應該含他本人的心聲。他是某家公司之菁英,比人家很快升官到部長,很辛苦管理下屬,同時還記得剛進來公司時的感受。我覺得他知道兩邊的感受才讓他以這種比喻表達他的感受。
彼此該了解,工作機會與人才之配對算是永遠的課題
聽到這句話之後好幾年,終於有機會來台灣工作。我自己也有機會管理同事,又回去被管理,我的立場變了好多次。不過不管在哪一邊,我偶爾想起來這一句。
我覺得工作機會與人才之配對算是永遠的課題。例如台灣的日商的話,需要語言能力,加上相關的工作經驗的企業也不少。不過什麼都滿足公司需求的人才不可能很多。因此公司只能妥協。
這樣人才能不能適應新的工作是個風險,但是大家要了解此風險不僅屬於公司,並且屬於人才。管理者之中了解這一點的人意外地少。
翻過來說,了解此點的與管理者的話,我覺得比較好配合。雖然是個工作,有緣分在一起做事,我希望雙方能好好合作,工作愉快。
若您覺得此篇文章不錯,請按讚或分享。
發表於 2012年5月20日22:43
相關文章
- No Show的「失格的台灣人」有錯?還是讓台灣人No Show的日本旅館有錯?
- 不管資深或新人,所有人皆有機會工作上貢獻:該理解「相對優勢(比較優勢)」
- 公司還是以「人」為主之組織,看日本戰國時代之大名(領主)武田信玄學人才管理
- 日本人愛吃蒲燒鰻魚飯,是200年前的行銷結果!
- 百萬美元首頁 (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):小資+創意=賺大錢
- 摩斯漢堡(Mos Burger)為何「現點現做」?從摩斯漢堡看小公司如何對抗大企業
- 富貴多士,貧賤寡友,事之固然也:談友情,想到孟嘗君之故事
- 台北市林森北路「日式酒店(スナック)」到底賣什麼?
- Xmas Express(聖誕新幹線),技術有進步才會有美麗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