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人看創意思考
不管資深或新人,所有人皆有機會工作上貢獻:該理解「相對優勢(比較優勢)」
大衛·李嘉圖 (來源:Wikipedia)
「相對優勢」或稱「比較優勢」(英:Comparative advantage)是大衛·李嘉圖(David Ricardo)提出的經濟學上著名概念。此概念本來說明,不僅先進國家並且落後國家,為何所有國家皆有自由貿易之利益。
「相對優勢」可適用於公司內
此概念亦可適用於公司內或團隊工作。萬一自己各種能力皆輸於人家,您尚有「相對優勢」可貢獻公司或團隊。尤其此概念對尚未獲得足夠工作能力之年輕人很重要,我希望年輕人十分理解它。
凡事都能做的「天才老闆」也需要助理
例如,某一家公司有天才老闆與助理,天才老闆不僅銷售,並其事務能力比助理優秀。此時老闆是否該解雇助理,全事一律親自處理較佳?
我相信您靈感應該告訴您此題答案為「否」。您靈感是正確。若老闆拜託助理處理事務工作,老闆可更多時間集中於銷售,雖付出助理薪水,可獲得更多利益。當然此舉亦使助理有薪水之利益。
以「相對優勢」之概念可進行精緻說明
上述靈感亦以「相對優勢」之概念可進行精緻說明。
若所有事情一律由天才老闆處理,他每日費5小時做銷售,並費3小時處理事務工作,每月可獲50萬元。他覺得人手不足,尋找人才協助自己事業,結果找到如下人才。
天ㄚ!不僅零銷售能力,並事務能力不如老闆之一半!確實任何領域老闆比此助理優秀,此稱老闆有「絕對優勢」。此狀況下,月薪5萬元根本浪費?下結論為時尚早!
雖此助理之銷售能力遠遠不如老闆,但比其事務能力尚可。此可稱為助理之「相對優勢」在於事務能力。換言而之,老闆之兩種能力皆佳,但與助理比較之下,銷售能力比事務能力更佳(因助理之銷售能力是零)。此可稱老闆之「相對優勢」在於銷售能力。
因此決定助理集中做事務,老闆集中做銷售。此舉可增加每月30萬元之利益,老闆給助理5萬元月薪尚可獲得更多利益。僅兩人聯手之下,老闆獲得共75萬利益,並且助理獲得5萬元利益。
「相對優勢」之本質是互利
在上例中,不僅助理,老闆亦有利益。其實「相對優勢」之本質是互利!
為大家較易理解「相對優勢」何在,上例比較簡化,老闆與助理僅兩人,且助理之銷售能力設定為零,一般無法如此單純。但基本原則是相同,重要的是讓何人專心做何事才能使共同利益最大。
長輩與後輩之間,資深員工與新人之間,如此分擔,雙方均可獲得利益。年輕人可利用此概念可思考如何讓自己工作上貢獻大家!
- 這篇是2012年3月19日發表的『所有人皆有機會工作上貢獻!理解「相對優勢(比較優勢)」』之改版
- 比較優勢 –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(2014年2月15日閱覽)
- 比較優位 – Wikipedia (日文,2014年2月15日閱覽)
- 「比較優位」の考え方では、すべての面で能力に劣る人でも仕事に貢献できる | BPnetビズカレッジ (日文,2014年2月15日閱覽)
若您覺得此篇文章不錯,請按讚或分享。
發表於 2014年2月15日01:48
相關文章
- No Show的「失格的台灣人」有錯?還是讓台灣人No Show的日本旅館有錯?
- 公司還是以「人」為主之組織,看日本戰國時代之大名(領主)武田信玄學人才管理
- 日本人愛吃蒲燒鰻魚飯,是200年前的行銷結果!
- 百萬美元首頁 (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):小資+創意=賺大錢
- 摩斯漢堡(Mos Burger)為何「現點現做」?從摩斯漢堡看小公司如何對抗大企業
- 富貴多士,貧賤寡友,事之固然也:談友情,想到孟嘗君之故事
- 台北市林森北路「日式酒店(スナック)」到底賣什麼?
- Xmas Express(聖誕新幹線),技術有進步才會有美麗故事
- 看在台灣的日本拉麵店,思考服務品質管理的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