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樣日文翻譯真的沒問題嗎?
只看詞句「直譯」有時無法得到想要的效果
翻自「不想睡遊戲社」網頁
進行中日文的翻譯時,除了原文稿之外,我還會要求它的周邊資訊。例如,翻譯後的日文在什麼狀況下使用?想表達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想要得到什麼樣效果等。這次以實際案件來介紹一下,如何做到比較好的日文翻譯。
兒童劇名「水在哪裡」,日文會怎麼翻?
劇團的朋友問我「《水在哪裡》這樣的劇名,日文會怎麼翻?」其實此朋友有一些日文基礎,因此大概知道直譯的答案為「水はどこにある」,「どこ」就是「哪裡」,「ある」 就是「在」的意思,看起來並沒有錯。
劇名是否符合劇情
以直譯的角度,上述的答案雖然沒有錯,但我想確認是否有更好的答案,跟她問一下劇情,請她給我看以下介紹文:
我們可以出去玩嗎?還是要待在家裡?
滴滴答答的聲音是什麼?窗外下雨了嗎?
不是,是廁所裡水龍頭的聲音.
我們可以出去玩嗎?還是要待在家裡?
刷啦啦的聲音是什麼?
娃娃在洗澡嗎?
不是,是下雨的聲音.
咕嚕咕嚕,
我現在也在喝水
不直譯,改意譯
其實「水在哪裡」的劇情是我原來想像的不一樣。以生命之源「水」為主題,與小小孩一起探索生活裡的小發現以及疑惑。劇中描寫的「水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出現與消失,給人一種活潑的感覺。
若直譯為「水はどこにある」,無法讓人家感覺到上述活潑感。因此我想一想後,與她建議改為「水はどこに行ったの(水跑哪裡去)」。這樣的劇名,讓觀眾在還沒觀賞之前,就擁有了在劇中探索的慾望,讓他們覺得更好玩。
有時候「超譯」
劇名除了反映劇情之外,還需要讓人擁有期待。因為除了考慮語言之外,還考慮不同文化背景,我有時候採用超越意譯的「超譯」。
電影片名「超譯」比較多。例如《大亨小傳》的英文原名是《The Great Gatsby (偉大蓋茨比,英文),日文是《華麗なるギャツビー (華麗蓋茨比,浮華蓋茨比)》。《魔法公主》的日文原名是《もののけ姫 (物怪公主,鬼魂公主)》,英文是《Princess Mononoke (物怪公主)》。
該了解翻譯的目的
討論直譯、意譯或超譯的優劣並無意義,但只看原文的詞句來翻譯,根本無法判斷翻譯文是否可以得到本來需要的效果。因此進行翻譯之前,必須先蒐集周邊資訊,並且了解其目的,才能使原文更傳神地呈現在讀者眼前。
- Sleep No Playground – 不想睡遊戲社 (Facebook專頁) (2013年7月22日瀏覽)
若您覺得此篇文章不錯,請按讚或分享。
發表於 2013年7月24日23:10
相關文章
- 一次搞懂!您如何把日文翻譯搞烏龍,產出「日本人有看沒有懂」的日文?
- 如何推廣台灣鐵道旅行給日本觀光客?第一步就是替日本觀光客著想!
- 商務上使用免費電子郵件位址(Gmail, Yahoo, Hotmail等)可能會失去日本顧客信任
- 日文翻譯(中日翻譯)品質是怎麼決定的?
- 看台北捷運旅遊導覽地圖學,如何避免「日文翻譯很中文」(中式日文/台式日文)?
- 鄭成功出現於300年前的日本大眾娛樂劇「國性爺合戰」!日本人看鄭成功
- 鳳梨酥是「パイナップルケーキ(Pineapple Cake)」?這樣日文翻譯不尊重其產品故事
- 日本人愛吃蒲燒鰻魚飯,是200年前的行銷結果!
- 對日本客人怎麼說?有時不能直譯!看台日Starbucks,了解兩國待客文化的差異